iT邦幫忙

2024 iThome 鐵人賽

DAY 22
0

傳染病監測定義與目的

1.建立傳染病自然史:透過流行病學的調查及分析,了解傳染病的人、時、地的分布以及傳染病的長期趨勢,並探討傳染病病因、危險因子與傳染途徑。
2. 偵測即時疫情:當傳染病爆發流行(與過去資料比較,超過正常期望值)或是疑似聚集(人、時、地聚集)時,可察覺事件的發生,並決定是否有進一步調查的必要。
3.制定與評估防疫政策:監測資料經過分析、研判、預測,可作為形成公共衛生政策(如:預防接種政策)之基礎,並藉由持續的監測,評估傳染病趨勢與防洽措施之成效。

應用科技進行監測與防治現況

(一)指標式傳染病監測系統

定義:

  • 指標式傳染病監測系統是一種傳統的監測系統,依賴於正式報告途徑,通過收集和分析特定指標(如確診病例數、實驗室檢測結果、死亡率等)來監測傳染病的發生及流行。這些指標通常來自醫療機構、實驗室、公共衛生機構等的報告數據

特點:

  • 系統性收集:有明確的報告機制,通常依賴醫療專業人員或實驗室進行病例診斷和報告
  • 數據標準化:報告數據根據統一的定義和標準進行分類和記錄
  • 反應速度較慢:由於依賴確診報告,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滯後性,尤其在疫情初期

優點:

  • 提供精確且系統化的數據,便於長期趨勢分析和決策制定
  • 有助於跟蹤具體疾病的流行情況和疫苗效果

缺點:

  • 往往依賴醫療專業人員的報告,無法及時反映未確診的病例
  • 在報告過程中可能會延遲,尤其在資源有限的地區

例子:
1.流感監測系統:

  • 運作方式:公共衛生機構會定期收集醫療機構報告的流感確診病例數據,並分析流感的流行趨勢、地區分布和季節性變化。
  • 目的:這種監測系統有助於確定流感的高峰期,評估疫苗接種的效果,並針對流行趨勢進行公共衛生干預(如疫苗接種活動)。

2.登革熱監測系統:

  • 運作方式:醫療機構在每個登革熱病例確診後報告給公共衛生部門,並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以追蹤傳播源。
  • 目的:透過指標式監測,能夠計算病例發病率、死亡率等重要指標,並及時發布預警,防範疫情擴散。

(二)事件式傳染病監測系統

定義:
事件式傳染病監測系統是一種非結構化、實時的傳染病監測方式,依賴於廣泛來源的事件報告來監測傳染病的潛在爆發。數據來源包括新聞媒體、社交媒體、網絡數據、社區報告等,目的是快速偵測異常健康事件或疾病爆發的跡象

特點:

  • 非結構化數據來源:信息來自非正式的、廣泛的途徑,包括媒體、網絡、社區報告等,並非依賴於正式的病例診斷報告
  • 即時性強:事件報告通常比傳統的指標監測更即時,有助於迅速發現疫情跡象
  • 多元化信息來源:可以涵蓋未經診斷的病情、疑似病例或社會對疾病的恐慌等

優點:

  • 快速識別和反應:能夠更快地發現潛在的疫情,特別是針對新興疾病或爆發性傳染病
  • 信息靈活多樣:可涵蓋各種異常健康事件,適合在疾病初期的發現

缺點:

  • 可能導致誤報:由於數據來源廣泛且非正式,可能會出現過度警報或不準確的報告
  • 數據分析的挑戰:由於信息碎片化,對數據的篩選和解讀可能較為困難

例子:
1.社交媒體監測:

  • 運作方式:公共衛生機構會利用社交媒體平台(如Twitter、Facebook)收集有關流感、腸病毒等傳染病的討論和報告,包括用戶的健康狀況更新和疑似病例的分享
  • 目的:這種監測能夠快速捕捉到社區內的流行趨勢和疑似疫情,及早預警,並協助公共衛生當局作出及時反應

2.新聞報導監測:

  • 運作方式:公共衛生部門會定期檢查新聞報導,搜集關於傳染病疫情的報導,包括新病例的報告、健康風險提示等
  • 目的:透過新聞事件的監測,能夠及時識別出突發的健康事件,例如某地區出現新型病毒感染的報導,並對相關措施進行評估和調整

總結:

  • 指標式傳染病監測系統 提供了經過標準化處理的系統數據,適合長期趨勢分析,但反應速度較慢
  • 事件式傳染病監測系統 則能迅速識別潛在疫情,利用各種非傳統數據來源,但其靈敏性也可能導致誤報

上一篇
Day21 病人安全資訊系統
下一篇
Day23 電子病歷
系列文
醫學資訊管理師證照攻略:我的備考筆記與重點分享30
圖片
  直播研討會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